吳二軍

發布時間:2014-03-04


吳二軍,男,博士,19727月生。伟德 官网副教授、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中國老教授協會土建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全國建築物鑒定與加固标準委員會江蘇分會委員,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專家。

1994年于天津河北工業大學獲工民建專業工學學士學位,并留校任教;1999年于天津大學獲結構工程專業工學碩士學位;20039月于東南大學獲結構工程專業工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河海大學任教至今。

目前主要科研方向為:1 工程結構加固、改造、移位技術;2 文物建築結構保護技術;3 高性能纖維混凝土結構性能和設計理論;4 鋼筋混凝土結構性能與基本理論。

1996年起至今主持和參與數十項各類科研項目;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SCIEI收錄15篇;授權專利30多項,參編專著和教材3本;參編江蘇省地方設計标準3本。科研成果獲2000年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第9完成人),2001年河北建設廳一等獎2項(第612完成人各1項),2002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第5完成人),2007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第2完成人),2015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第5完成人),江蘇省項目咨詢一等獎1項(第3完成人)。學術會議和期刊優秀論文獎3項。2016年第三屆建築物移位技術高峰論壇評為“建築物整體移位技術突出貢獻獎”。2016年獲批江蘇鎮江“金山人才”項目,2017年獲批句容“福地英才”項目。教學方面:1996年獲天津市第三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二等獎,2009年獲河海大學“三育人”先進個人,2011年獲河海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2011年獲河海大學先進黨務工作者稱号。


參與主要科研項目:

1)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帶暗支撐剪力牆抗震性能試驗研究,1998-2000.

2)江蘇省建設廳資助項目:江南大酒店整體平移關鍵技術及其工程應用研究,2001.

3)橫向:江都供電局生産調度樓雙向平移技術研究,2002-2003.

4)橫向:江都新月大廈整體平移技術研究,2003.

5)江蘇省建設廳資助項目:建築物整體遷移成套技術及其規範編制,2004.

6)縱三:江心洲系列農橋改造加固技術研究,2003-2006.

7)“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既有建築綜合改造關鍵技術與示範2006BAJ03A00子項:既有建築功能提升改造關鍵技術研究,建築物整體搬遷與頂升技術分項研究,2006-2010,參與

8)北京市重點建設工程子項:中國記者協會辦公樓整體平移工程設計(文物保護項目),主持,2008-2009.

9)橫向:宿遷中小學抗震鑒定與加固,參與.2009.

10江蘇省重大文化建設工程項目“南京博物院二期擴改建項目“子項:南京博物院整體頂升與加固成套技術研究,主要參與人,主持工程設計。2008-2010.

11)橫向:浙江溫州葉宅整體平移保護技術研究(文物保護項目),2009-2010.

12)中央高校科研業務費項目:FRP帶筋雙螺旋纏繞加固鋼筋混凝土柱受力機理研究2010B035142010.5-2014.2.

13)橫向:濟南燕山立交橋頂升過程有限元分析2011.9.

14)橫向:北江大橋引橋頂升利用工程關鍵技術研究發課題報告2013.1.

15)橫向:北京順義香悅四季項目704号、709号樓糾偏加固方案設計與技術咨詢2014.11.

16)橫向:一種帶縫預應力摩擦型抱柱梁托換方法2015.9.

17)廣州地鐵項目:隧道穿越樁基全過程PLC主動托換與沉降調控技術研究2016.5.

18)十七冶集團項目:中小跨度預制裝配式密肋空心樓蓋體系開發2018.4.

19)十七冶集團項目:-混凝土組合結構預制裝配式結構節點研究2018.4.


教育教學科研項目:

1)國家常州工程實訓中心建設項目子項:常州大學城工程技術實訓中心基坑檢測與腳手架實訓方法設計,2006-2007.

2)河海大學項目:鋼筋混凝土結構原理課程教學内容重構,2007.

3)河海大學項目:鋼筋混凝土結構研究型示範課程教學方法研究,2010-2011.

4)河海大學項目:土木工程專業複合個性化畢業設計指導方法研究,2010-2011.


代表性專業論文如下:

1. 吳二軍; 黃鎮; 李愛群; 衛龍武.江南大酒店平移工程的靜态和動态實時監測建築結構,2001.3112):11-14..

2. 吳二軍,李愛群,陳道政.江都供電局綜合樓雙向整體平移方案的選擇.建築結構,2003, 33(4):22-32..

3. 吳二軍,李愛群,郭彤,衛龍武等.型鋼對拉螺栓柱托換節點抗剪性能試驗研究.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 33(5):631-634. (EI).

4. 吳二軍,李愛群.建築物整體平移工程的可靠度計算和風險評估.建築技術,2004356):412-414.

5. 吳二軍,郭彤,李愛群.滾軸滾動摩擦系數研究與建築物遷移工程水平動力計算.土木工程學報,2006,39(6):57-60. (EI).

6. 吳二軍.文物建築整體遷移保護技術.第八屆全國結構鑒定加固改造學術會議論文集,哈爾濱,2006.81062-1068..

7. Wu Ejun, Li Aiqun. Technical Code for Building Monalithic Moving Engineering of China. Creating and Renewing Urban Structures. 17th congress of IABSE,Chicago. 2008:512-513.

8.吳二軍,顧文虎等.斜向與旋轉複合平移工程中水平托架受力分析. 建築結構,2010, 40(5):76-79.

9. 吳二軍, 張素玲, 王建永. 複雜結構斜向平移工程托換結構與軌道協同受力分析. 建築結構學報, 2010S2:279-284EI .

10.吳二軍; 王建永. 中國古建築的結構與受力性能. 四川建築科學研究,2010, 36(4):78-83.

11. Wu, Erjun Hou, JingdongNi, YouhaoWang, Jiwei. Investigation on bearing capaci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t in space truss model of thick piles cap. Geotechnical Special Publication, Condition, Reliability, and Resilience Assessment of Tunnels and Bridges - Proceedings of the 2011 GeoHun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1140-48EI.

12. Wu, Erjun Xing, JianlongZhu, Zhaoquan.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shear property of RC beams with aramid fiber mesh stirrups. Source: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255-26020-24EI.

13.Wu, Erjun Ni, Youhao.Parametric statistics of building lifting-up engineering and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lifting support.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194-96933-937EI.

14.Wu, Erjun Jiang, Wei. Analysis on contact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design model of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Source: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368-3731402-1406EI.

15. Wu, ErjunWang, ZhuChen, Jianyong.Complex movement and restoration of a heritage masonry-timber building.Source: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SSE 20121347-1352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SSE 2012.

16.Guo, Tong Wu, ErjunLi, AiqunWei, LongwuLi, Xingping. Integral lifting and seismic isolation retrofit of great hall of Nanjing Museum. Source:Journal 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 2012265):558-566SCIEI.

17.Wu, Erjun ,Cao, ZhaonaZhang, FenfenWang, Wei.Research on load distribution effect of load distributed structure in the complex rotational and translational engineering.  Source: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3671-674542-548EI.

18.吳二軍張青鄒晔.. 全過程接觸限位拱橋頂升關鍵施工技術.施工技術,2013423):57-60.

19.Erjun Wu, Wei Jiang,  Xiuzhe Wang, Ye Zou.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reinforced RC column with prestress double helix FRP strip. Europe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17S1):53-642013EISCI.

20.吳二軍,鄒晔,陳福兆. 拱橋頂升的方案選擇與頂升過程的受力分析. 水利與建築工程學報,2013,116):35-39.

21.Abdulhameed, S., Wu, E., and Ji, B. (2013). " Mechanical Prestressing System for Strengthening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by Using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FRP) Sheets." J. Perform. Constr. Facil., 10.1061/(ASCE)CF.1943-5509.0000478 (May. 27, 2013)SCIEI..

22.吳二軍,王芝雲,朱姿瑾,. 某住宅平移後新增地下室技術方案. 第二屆大型建築鋼與組合結構國際會議論文集,建築結構(S1),2014.4:631-633.

23.Wu, Er Jun Chen, Xing. Calculation on plastic internal forc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 under axial force.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4578-57931-36, Advances in Civil Structures IV.EI.

25. 吳二軍石少雄. 整體平移與隔震加固工程的托換構造設計與施工. 施工技術,20164.

26. 袁開軍吳二軍,譚川龍,等. 某高層住宅糾偏與地基加固技術.施工技術,2016,454.

27. 吳二軍董甯袁開軍. 某工程頂升糾偏與新增地下車庫改造方案.淮海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 24(z1) 2015 - 江蘇省工程結構鑒定與加固改造第六屆學術交流會.

28. Osman, B.H., Wu, E., Ji, B. and Abdulhameed, S.S., 2016. Shear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RC) beams with circular web openings without additional shear reinforcement.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Springer, pp.1-11. DOI:10.1007/s12205-016-0387-7(SCI).

29. Osman, B.H., Wu, E., Ji, B. and Abdulhameed, S.S., Repair of pre-cracked reinforced concrete (RC) beams with openings strengthened using FRP sheets under sustained loa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crete Structures and Materials- Springer. DOI:10.1007/s40069-016-0182-3(SCI).

30. Osman, B.H., Wu, E., Ji, B. and Abdulhameed, S.S., 2016. Effect of reinforcement ratios on shear behavior of concrete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CFRP sheets. HBRC Journal- Elsevier. DOI:10.1016/j.hbrcj.2016.04.002.(SCImago).

31. Wu, Erjun; Dong, Ning; Yuan, Kaijun.Experimental study on column underpinning joints with inclined steel barsStructures & Buildings2017.17010):751-764.SCI.


教育教學論文:

1. 吳二軍. 大學生創新教育的條件與途徑.第九屆全國高校土木工程學院()院長(主任)工作研讨會論文集,2008.

2.吳二軍姚菲 周廣東. 高教學刊,2015.13.

3. 吳二軍,張盼,蔣勇. 大學工程類課程成績考核形式探讨,第十三屆混凝土教學研讨會論文集,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4S1.


出版規程、著作、教材

1 李愛群,吳二軍,高仁華. 建築物整體遷移技術,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12,排名2.

2 張鑫 藍戊己,等. 建築物移位工程設計與施工,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2.1 ,參編.

3 柳炳康,吳勝興,周安主編,工程結構鑒定與加固改造,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8.4 ,參編第7.

4 江蘇省工程建設标準.DJG32/J57-2007,《建()築物整體遷移技術規程》,2007(排名2).

5江蘇省工程建設标準.DJG32/J25-2006,《農房平移技術規程》,2006(排名3).

6江蘇省工程建設标準.DJG32/J57-2015,建()築物整體移位技術規程,2007(排名2).


 

主要授權專利清單如下表:

序号

專利名稱

專利号/申請号

專利類型

專利

屬地

專利權人

備注

1

纖維增強塑料網箍鋼筋混凝土結構

ZL 20041 0014326.6

發明

中國

河海大學

2

一種采用預應力索加固鋼筋混凝土柱的裝置及使用方法

ZL20121006

發明

中國

河海大學

3

一種兩面或三面包裹式鋼筋混凝土柱托換方法

ZL201310530831.5

發明

中國

河海大學

4

一種應用于建築物平移工程的滾動裝置及使用方法

ZL201210062544.1

發明

中國

河海大學

5

一種采用FRP條帶加固鋼筋混凝土梁的錨固裝置及使用方法

ZL201210062547.5

發明

中國

河海大學

6

用于建築物移位工程動力加載的反力支座裝置

ZL201210105897.5

發明

中國

河海大學

7

混凝土梁預應力FRP布材加固裝置和加固方法

ZL201210180910.3

發明

中國

河海大學

8

一種模拟水平均布荷載的試驗裝置及試驗方法

ZL201310129260.4

發明

中國

河海大學

9

表層預應力嵌入技術加固混凝土構件的方法與機械裝置

ZL201310318532.5

發明

中國

河海大學

10

一種下抛式腳手架拆卸和收集裝置

201520734938.6

實用新型

中國

河海大學

11

一種碎石骨料及其制備方法

201510314397.6

發明

中國

河海大學

12

一種鋼筋混凝土柱雙向X交叉拖換技術

201310318664.8

發明

中國

河海大學

13

一種結構抗震性能試驗的軸壓比施加和試件固定裝置及其試驗方法

201510170717.5

發明

中國

河海大學

14

一種混凝土表面特征測量儀及其測試方法

201510203410.0

發明

中國

河海大學

15

一種預應力FRP 片材加固混凝土梁的預應力裝置和施加方法

201510451108.7

發明

中國

河海大學

16

一種混凝土預制構件生産線用養護罩系統


CN201621345836.6

實用新型

中國

江蘇智信達公司

17

一種樁基全自動托換裝置


CN206173997U

實用新型

中國

中鐵三局集團

18

低回縮可拆卸夾片式錨具裝置


CN201621212356.2

實用新型

中國

河海大學

19

一種碎石骨料及其制備方法


CN105133849B

發明

中國

河海大學

20

疊合闆可拆卸剛度增大裝置


CN201410323893.3

發明

中國

中國十七冶集團

21


一種帶縫預應力摩擦型抱柱梁托換方法


CN104846750B

發明

中國

上海同罡公司

22

一種用于建築物整體平移或水平旋轉的大面積滑道闆支座


CN205713202U

實用新型

中國

南通巨能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省部級以上獎勵:


序号

項目名稱

獎項名稱

屬地

本人排名

授予時間

備注

1

高層大開間異型柱框架抗震設計及應用

河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河北

9

2000

2

房屋整體位移關鍵技術及其在江南大酒店工程中的應用研究

江蘇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江蘇

5

2002

3

建築物整體遷移成套關鍵技術及其規程

江蘇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江蘇

2

2008

4

混凝土水化反應材料在橋梁維護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江蘇省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一等獎

江蘇

3

2010

5

既有建築結構性能提升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北京

5

2015


 

主持或參與40多項工程結構加固改造設計,代表性項目如下:

1. 南京江南大酒店整體移位工程(當年全國最大的整體移位工程),2001

2. 江都供電局生産調度樓整體移位工程(框架、砌體一體托換雙向移位工程),2002

3.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樓平移(縱向平移,長80m),2007

4. 貴州海關倉儲公司綜合樓平移(台階式托換底盤結構平移),2008

5. 北京記者協會辦公樓平移保護工程(文物建築斜向平移、旋轉),2008

6. 常州紅星大廈整體移位工程(13層,高63m,高寬比最大、帶地下室平移),2009

7. 南京博物院老大殿整體頂升(全國最大的文物建築整體頂升3m,增設隔震層和地下室層高加高,江蘇省重點工程,建設部科技示範工程),2009-2010

8. 溫州葉宅複雜移位保護工程設計(至今最複雜的帶院落中國文物建築移位,擡升0.9m,斜向平移105m,水平旋轉159°,轉向平移21m),2011

9. 湖南婁底拱橋整體頂升工程(全國首例拱橋整體擡升工程),2012

10. 濟南燕山立交橋整體頂升工程(坡向擡升),2012

11. 福建濠景大廈整體旋轉平移工程(全國最大的旋轉平移工程,建築面積16000m2,二次旋轉,轉向平移),2012

12. 洪澤第二中學綜合樓平移工程(斜向平移),2014

13. 北京順義某高層住宅樓頂升工程設計(綜合糾偏與地基加固),2016

14. 徐州某高鐵路基沉陷雙向複位工程(沉降13cm,水平豎向偏位),2016

15. 廈汕曲線橋偏移平移就位工程(水平偏移複位),2016

16. 含山魯河中橋整體擡升工程(裝配式預應力托換技術),2016

17. 廣州地鐵13号線穿越魚珠煤場站A7樓樁基工程主動托換與沉降調控工程, 2017

18. 西藏拉薩圖騰巨石整體移位工程(高26m,重8000t巨石整體移位,當前單位面積重量最大的平移工程),2017

  

聯系方法:

Emailwej@hhu.edu.cnwwwerjun@163.com243067860@qq.com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