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訊 | 以青春之名,向祖國表白——記土木交通青年說第三十九期

發布時間:2024-11-20

2024年11月9日18:30,由伟德 官网團委主辦,團委青年發展部承辦的第三十九期土木交通青年說同時在江甯校區勵學樓103和金壇校區2号樓A113成功舉辦。本期土木交通青年說邀請到土木院本科生楊璐合、王婉涵、金紫玥、杜昕和胡德騰五位主講人,本科生22級、23級和24級部分同學參與了本次活動。

首先,楊璐合同學帶我們回顧了張聞天先生的生平。通過他的講述,同學們了解了張聞天先生加入中國共産黨、走上革命道路的過程。作為中國共産黨早期重要領導人,張聞天先生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張聞天先生身上堅韌的信念、務實的精神和對自身嚴格要求的品質不斷鼓舞着同學們,同時也激勵着同學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踔厲奮發、砥砺前行

其次,王婉涵同學講述了我國著名工程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徐芝綸的壯麗人生。在新中國成立後,徐芝綸院士參與創建華東水利學院,為新中國培養了無數人才,桃李滿天下。同學們從徐芝綸院士波瀾壯闊的一生裡感受到了何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種精神激勵着同學們不斷突破自我,追求理想,為祖國的事業和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然後,金紫玥同學以“呈先輩之精神,創吾輩之未來——以嚴恺先輩為例”為題進行講述。嚴恺先生參與了創建水利高等學校——華東水利學院(現河海大學),并擔任建校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為中國水利學科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嚴恺先生對科學的執着追求、對祖國教育事業的無私奉獻,深刻诠釋了一個學者的社會責任感。希望同學們能夠傳承并發揚嚴恺先生身上的優秀品質,在人生的道路上向更好的方向不斷前進。

随後,杜昕同學向同學們介紹了錢正英院士在革命工作中的傑出成就和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的重要貢獻。在新中國成立後,錢正英院士積極投身于水利建設中,對國家的水利水電工作産生了深遠影響。錢正英院士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才華和努力推動祖國的水利科技邁向新的高度。錢正英院士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的科學精神鼓勵着同學們在未來的學習道路上要勇于直面困難、追求真理。新時代的河海人也将秉承這一精神拼搏進取,自強不息。

最後,胡德騰同學介紹了中國連拱壩之父——汪胡桢的光輝故事。彼時新中國剛剛成立,面對着各種困難,汪胡桢先生勇于創新,帶領團隊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成功的建造了亞洲第一座連拱壩,後又參與建設了多項大型水利工程,為祖國的水利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汪胡桢先生的精神激勵着同學們在未來的工作中勇于創新、不畏挑戰、勇往直前,在困境中展現出堅韌不拔的決心與勇氣。

活動結束後,伟德 官网團委青年發展部部長和幹事為五位主講人頒發榮譽證書并贈送精美禮品。

在此次活動中,五位主講人通過自己的深情講述,為同學們展示了老一輩河海人身上的優秀品質,這不僅令同學們領悟到了先輩身上的崇高精神,同時更加堅定了同學們書寫新時代華的信念。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同學們能夠從先輩們的足迹中汲取力量,繼承并發揚先輩身上的崇高精神,為實現中國夢添磚加瓦。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