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0日,由伟德 官网團委主辦,團委青年發展部承辦的主題為“弘揚勞模精神,争做新時代奮鬥者”第三十五期土木交通青年說在江甯校區緻高樓B103,金壇校區A144圓滿落幕。本期土木交通青年說邀請到土木院本科生劉寶新、張文遠、張玉瑩、姬藝淩、吳樂蕊五位主講人,本科生22、23級部分同學參與了本次活動。
劉寶新同學首先以生動的語言講述了農業勞模申紀蘭的故事。她不僅帶領農民發展多種經營,實現了農民脫貧緻富,還積極推動農村教育的發展,提升了農民的素質,為農村培養了大批人才。從她的事迹中,我們看到了創新發展在鄉村振興方面的重要意義。這些經曆讓同學們深刻領略到了申紀蘭在艱苦的農村條件下仍然堅韌不拔,帶領農民發展農業的精神,以及她畢生緻力于鄉村振興的無私奉獻。
接着,主講人張文遠同學講述了大慶“鐵人”王進喜的故事,即便“鐵人”王進喜制服井噴的故事已經家喻戶曉,但再次聽到時,仍然讓同學們深受震撼。他“甯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情壯志,也讓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為之動容。同學們也在“鐵人”王進喜身上領悟了勞模精神的真谛,受到了應在人生路上堅毅前行、攻堅克難、不懼風雨的鼓舞。
随後,主講人張玉瑩同學分享了高爐衛士孟泰的事迹。面對蘇聯政府停止對我國供應大型軋輥的情況下,孟泰沒有放棄,反而勇挑重擔、迎難而上,組織技協積極分子開展了廠際協作聯合技術攻關。他面對攻堅克難堅持不懈、勇于創新的精神深深烙印在了同學們的腦海裡,并為他用一生所堅守、诠釋的共産黨員和工人階級的擔當奉獻所深深感動。
之後,主講人姬藝淩同學,則為大家帶來了紡織工人趙夢桃的故事。趙夢桃用工作中的高标準、嚴要求、行動快、工作實、搶困難、送方便的“夢桃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紡織工人,同時一代代的紡織工人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着夢桃精神。在趙夢桃的身上,同學們看到了産業工人對工作的熱愛、對業務的自信、對責任的擔當和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她奮鬥與敬業的精神也激勵着同學們不斷追求卓越。
最後,吳樂蕊同學作為主講人,分享了“敦煌的女兒”樊錦詩的感人故事。面對身體的不适和環境的挑戰,樊錦詩沒有退縮,而是堅定地紮根在大漠之中,守護着敦煌文化,讓莫高窟的精髓得以傳承。她将大部分心血投入到了莫高窟的保護和修複工作中,用實際行動彰顯了真正的“匠人精神”。她的堅持和不畏艱辛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在場的同學們。除此之外,在她傳承莫高窟文化的過程中,同學們也認識到了在遺迹保護中改革創新的重要性。
在活動結束後,伟德 官网團委青年發展部副部長和幹事為五位主講人頒發榮譽證書并贈送精美禮品。
在此次活動中,五位主講人通過自己的演講,不僅展示了勞模們的光輝事迹,激發了同學們對新時代奮鬥者角色的深刻思考,還讓同學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勞模精神的内涵和價值,堅定了自己在新時代奮發有為、追求卓越的信念。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同學們将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