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7日16:00,由伟德 官网主辦,學院學生會承辦的土木與交通大講堂第八十七講之“大數據時代下交通工程的變革轉型與應對策略”在河海大學西康路校區科學會堂301成功舉行,本次土木與交通大講堂有幸邀請到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交通工程系主任楊飛教授作為主講人,講座由伟德 官网副院長劉雲副教授主持,學院交通工程系主任李銳教授出席了本次講座,學院部分學生聆聽了本次講座。
首先,楊飛教授從我國推進數字化轉型的相關政策出發,引出了交通工程行業正在面臨的重大變革:由傳統的“四階段交通模型”轉變為“利用大數據技術改進與優化的交通模型”。他以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與天府國際機場之間的接駁問題為例,說明了交通大數據在城市交通規劃方面的重要性。另外,楊飛教授還着重介紹了交通行業變革背景下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他建議同學們利用在校時間提前積累信息技術行業的相關知識,并将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實現交通、信息學科的交叉。
随後,楊飛教授向同學們介紹了交通大數據的發展曆程。交通大數據經曆了小樣本的定點監測技術的早期探索、車輛移動監測和個體出行信息提取、廣域大樣本交通大數據分析與大數據多樣融合四個階段。由精度低、成本高的小樣本技術逐漸發展為中宏觀層面的分析技術,并實現了多方面信息的融合。
接下來,楊飛教授向同學們介紹了交通大數據技術原理與關鍵瓶頸。目前,借助移動通信網絡架構中的測量報告數據,學者們有望通過通信網絡的基站定位來采集個體的精确位置。然而,手機信令大數據分析的數據來源、算法參數、結果精度等關鍵内容仍然存在争議,交通行業從業者尚未總結出一套可信度高、針對性強的系統理論。楊飛教授提出,要突破技術瓶頸,可以利用關鍵點标杆數據修正大數據觀測結果,校正有偏差的觀測曲線。
最後,楊飛教授介紹了交通大數據的行業實踐與前沿動态。目前,重慶、貴陽等城市已經建設了交通大數據決策支持平台。依據目前的“雙碳”政策,低碳交通技術已經成為了交通行業的研究熱點。在講座的最後,同學們就交通大數據的相關問題與楊飛教授互動交流。
講座結束後,劉雲副院長代表伟德 官网為楊飛教授頒發土木與交通大講堂紀念牌,并合影留念。
本次土木與交通大講堂中,楊飛教授向同學們詳細地講解了交通工程與信息行業的融合與變革,介紹了交通大數據的實踐情況與發展動态。相信同學們在聆聽本次講座後能不斷發展自身的信息技術技能,努力成長為能将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複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