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奮鬥新時代好青年
因為無數人的奮鬥,才有了改革開放的新天地;因為無數人的奮鬥,才有了脫貧攻堅的新時代;因為無數人的奮鬥,才有了決勝疫情防控的新局面。青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更應該貫徹奮鬥精神,将奮鬥思想牢記于心,争做奮鬥新時代的好青年。
理想和信念
弘揚奮鬥精神,需要我們樹立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首先要有理想有信念,才會有前進的動力,才能明确奮鬥的方向。90後女孩劉翠青因眼疾常年處于黑暗之中,卻能在田徑賽場上奮力奔跑,第一個沖過終點;80後小夥馮攀峰右手持拍,左手轉動輪椅,蟬聯殘奧會乒乓球男子單打冠軍;31歲遊泳運動員鄭濤失去雙臂,但依然在泳池中劈波斬浪,連奪兩金。他們正是因為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斷奮鬥,才最終獲得成功,為自身,也為國家争得了榮譽。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不僅要不斷提高知識水平,增強實踐才幹,以理論實踐知識武裝自己,為實現自身理想而不斷奮鬥,還要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曆史重任,為實現中國夢注入青春能量。
責任
弘揚奮鬥精神,需要我們有責任擔當之勇。李大钊号召青年:“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躬逢盛事,這是我們的時與勢;萬裡路遙,這是我們的擔與責。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更應該承擔重任。正如優秀青年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同志,在史無前例的偉大脫貧攻堅戰中,她義無反顧,投身于家鄉的建設中,主動承擔起鄉村振興的責任,引進種植技術,開通電商渠道,帶領全村人民走上緻富之路。她執着踐行,堅守責任,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在這個曆史節點上,我們身逢其時,重任在肩,更應該主動承擔起責任,腳踏實地,披荊斬棘,義無反顧地為新中國的發展而奮鬥。
創新
弘揚奮鬥精神,需要我們堅定不移地走創新之路。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動力,從技術落後、任人魚肉,到獨立自主、屢創新功,這其中囊括了多少輩人的努力和付出。“核潛艇之父”彭士祿勇于拓荒,敢于求進,實現了中國核潛艇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突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甯在學問的鑽研中勤于創新,最終獲得至高榮譽;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執着于醫藥研究試驗創新,一生與青蒿素結緣,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創新是時代永恒的主題,我們青年更應該是創新的一代。随着新技術、新發展、新理念的不斷産生,科技創新的地位日益凸顯。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技術産業革新,科技成果轉化加速推進,我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在發展智能産業上,仍面臨許多卡脖子難題,這就要求我們青年緊跟時代的潮流,迎難而上,善于思考,積極投身于創新發展事業中去。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奮鬥是時代永恒不變的主題,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青春與時代同行,奮鬥與職責相伴,我們理應肩負重任,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勇于創新,敢于奮鬥,争做新時代肯奮鬥的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