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标 | 土木故事彙第一百二十四期:梁熙——知行合一,笃行緻遠

發布時間:2023-03-05

個人簡介

  梁熙,男,共青團員,伟德 官网2019級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ASCE-ISG河海大學分會會員。現任伟德 官网19級土木五班生活委員。曾獲2022年美國大學生土木工程競賽(中太平洋賽區)擋土牆賽冠軍、2021年第一屆全國大學生橋梁創作大賽特等獎、2022年江蘇省結構設計創新競賽校選賽特等獎、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江蘇分區模型加載組一等獎、2022江蘇省第五屆高校BIM裝配式大賽二等獎。參與兩項國家級創訓,一項已優秀結題。推免綜合排名專業第十二名,目前已推免至河海大學結構工程專業攻讀碩士學位。

前言

  仿佛昨日我還是初入大學,滿懷熱情的大一學子,恍惚間幾年光景,變成了即将結束本科生涯的大四學長。近四年的大學生涯,宛如一曲長歌,從前半段學習之路的宛轉悠揚到後半段的競賽生涯的抑揚頓挫。很榮幸能夠成為土木故事彙的主筆人之一,雖然不足夠優秀,但是希望給學弟學妹們一點啟發。

個人經曆

  大一上的大部分時間裡,學習是我一直在堅持的事情。高等數學、大學物理、C語言之類的理科科目是我比較喜歡的,每天花時間鑽研這些科目是一件十分有樂趣的事情。當時也還未充分感悟大學生活的多彩,除了正常上課和晚自習外,我還會抽出周末的空閑時間,對學習的内容進行鞏固和拓展。在大一上學期結束的時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排名專業前十。遺憾的是,大一下學期由于疫情原因,我們的學習被迫改為線上。雖然老師積極調整上課方式,奈何我在家中總是有點懈怠,成績倒不如上學期來的理想。從那時開始,我的學習狀态就開始飄忽不定,也是從那時開始,我漸漸明白了學習是一個堅持的過程。大二下學期我開始給自己制定計劃,這時我也認識了專業導師,開始和學長學姐們接觸,并且參與到一個國家級的創訓項目中。從與學長學姐的交流中,我掌握了正确的學習方式與生活方式,吸取之前學習中的教訓,慢慢地,學習情況也有了好轉。同時,我也開始真正接觸到了競賽。大三開始便在學習和競賽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競賽曆程-茫無頭緒

  大一的時候,相信很多同學都參與了“奇思妙想”結構設計競賽。我一直認為将理論用于實踐中,才能真正散發出理論的光芒,所以我積極參與了這個比賽。在比賽前,我四處收集資料,聽學長學姐們的賽題講解與經驗分享。可由于經驗實在是不足,在真正需要動手的時候,我們連結構的大緻雛形都沒有落實到位。隻能憑着自己的感覺和學長學姐們分享的經驗,邊想邊做。當時也沒有十分的重視這個比賽,隻是全憑着興趣去參加。最後在加載當天,雖然我們模型的質量在所有模型中是最輕的,但是我們的模型卻因為尺寸不規範,失去了參賽資格。大二的時候,同樣也是“奇思妙想”結構設計競賽,我們雖然有着上一次比賽的經驗,但是在比賽的前一天,由于試驗模型承載力的方式不規範,模型被損壞,又以失敗告終。兩屆“奇思妙想”結構競賽的所有獎項都與我無緣,但是我從中也吸取了不少教訓,得到了不少的經驗。

競賽曆程-砥砺前行

  從大三上開始,我才算正式地參加了競賽。因為前兩次比賽的失利,我放棄參與當時的江蘇省大學生結構創新競賽的校内選拔賽。看着同學們在教室裡緊鑼密鼓地制作模型,我仿佛對自己的競賽能力産生了懷疑。直到紙橋賽的開始,我才算找回了自己。在紙橋賽中,我們花了大量時間研究如何将紙卷成最穩定的圓筒狀,如何将張弦結構用紙質的材料實現,如何擁有穩固的節點等。最終,我們在江甯與鼓樓兩個校區不斷的往返中,将問題一一解決。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參與完成一次完整的競賽,并且取得不錯的成績。有了這一次的成功之後,我對競賽的興趣有了極大的提升。同時我還參與了土木創新拓展課程,通過課堂上老師的介紹和實踐,我對競賽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紙橋賽模型

  在一星期的辛苦準備後,我成功被選拔參與了美國大學生土木工程競賽——擋土牆賽。這個比賽在我大學生涯中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花費了我半年的時間與精力,也教會了我很多。我是這個比賽中唯一一個結構方向的學生,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我們在剛開始制作模型的時候,成功率極低,我們不得不選擇寒假留校來确定一個穩定的模型。盡管花費了很多的時間與精力,我們在寒假回家之前制作的模型,在試驗時無一例外都遭到了徹底的傾覆破壞。無論我們怎麼修改,都不能保證4.2g左右的重量能夠百分之百的成功。在寒假回家之後,我們不斷地總結分析。開學時,在老師和學長的指導下,我們才有了一個較為保守的加筋方案。同時制作模型也是一個費心費力的事情,我們對模型的優化也到了一個瓶頸,難以突破。在完成計算書之後,我們不斷收集資料,對比思考,終于在比賽前一個月有了重大的突破,将模型的重量減輕到3.1g。憑借着如此有競争力的重量,我們精益求精,在反複不斷地練習與視頻拍攝中,我們提交了最終加載的視頻,結束了這長達半年的比賽。

擋土牆賽現場

  2022年4月3日中午12點,中太平洋時間2022年4月2日晚上10點,遠在美洲的頒獎會現場,屏幕上擋土牆組冠軍——河海大學赫然在目。很難相信這是我們能夠做到的,但是我們确實做到了。我們經曆了将近半年起早貪黑的生活,這一刻,我們真心感覺是值得的。直到現在我仍然記得,我們無數個備賽的夜晚;為計算書裡的細節發生的種種争吵;為答辯練習的一遍又一遍的口語……

擋土牆師生合影

競賽曆程-薪火相傳

  在美賽結束後,還沒有充分休息,我毅然選擇參加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大三下大家都在抓緊最後的時間來進行學習,而我卻決定要參加大學生涯最後一場比賽,彌補未完成的遺憾。畢竟競賽是個非常辛苦的事情,在準備比賽的途中我也想過放棄,但是我仍然不舍就這麼失去最後一個比賽的機會,還是堅持了下來。最終我們經過了一系列的角逐,有幸成為了複賽三支隊伍之一。複賽時,為了确保能夠勝出,在準備期末考的同時,用所有的空餘時間來制作模型,僅僅不到一周的時間,我們便制作了三個模型,最後一個模型甚至是在比賽前一個晚上熬夜完成的。也正是我們的努力,我們從三組參賽隊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河海大學參與江蘇省賽唯一的加載組。

  2022年的6月,我們放棄了暑假回家的想法,每天頂着太陽往返在科學館與宿舍中,反複制作與試驗模型,不斷地完善細節,總結問題。由于我們在省賽上已經沉寂了一段時間,我們此行去連雲港的壓力還是很大的。為了學校的榮譽,我們不敢有一點懈怠。8月在江蘇海洋大學的比賽現場,我更是緊張得手汗直冒,裁剪完竹皮整整更換了兩個手套。加載時,河海大學的排名最終鎖定在第六名,我們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驚喜,這意味着我們拿到了去往國賽的門票。

江蘇省賽比賽現場

  省賽結束後,我有幸能夠作為代表給學弟學妹們講解“奇思妙想”結構設計競賽的賽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看到學弟學妹們能夠在比賽中取得不錯的成績,我覺得我已經沒有遺憾,也希望這份競賽的精神薪火相傳。

江蘇省賽師生合影

總結

  知行合一,笃行緻遠。我們的青春是有限且迷茫的,我們需要做的便是不斷找尋自己的目标,并且為之努力。别在迷茫中丢失自我,别讓恐懼阻擋你的前行。沒有人生來就能做的很好,不去嘗試就永遠不能發現自己是否适合。大學本科的時光很短暫,僅僅隻有四年時間,若某天你回頭看,沒有一絲後悔,說明這段時間經曆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也希望學弟學妹們能夠在學習之餘積極參與競賽,積累經驗,葆有對競賽的興趣與熱情。在競賽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河海大學學子活躍在國家和世界舞台上,共同延續河海的輝煌!

個人榮譽

1.2022年美國大學生土木工程競賽擋土牆賽中太平洋賽區冠軍;

2.江蘇省大學生結構創新設計競賽河海大學校選賽特等獎;

3.江蘇省大學生結構創新設計競賽(加載組)一等獎;

4.江蘇省第五屆“構力杯”高校BIM裝配式大賽施工建造組二等獎;

5.第一屆全國大學生橋梁創作大賽河海大學校選賽特等獎;

6.2019-2020、2020-2021學年河海大學學業優秀獎學金;

7.2021-2022學年河海大學科技創新獎學金;

8.2019年國家勵志獎學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