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訊 | 鋼鐵飛虹通天塹,實習認知領真章 ——記2020級土木工程橋梁班南京長江大橋認識實習

發布時間:2022-12-03

  為加強土木專業認知,深入了解橋梁類建築結構的特點,2022年11月25日下午,伟德 官网2020級橋梁班全體同學在橋梁所雷笑老師和20級橋梁班班主任謝發祥老師的帶領下,共同乘車前往南京長江大橋參觀實習。


  南京長江大橋是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在中國橋梁史乃至世界橋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經濟建設的重要成就、中國橋梁建設的重要裡程碑,具有極大的經濟意義、政治意義和戰略意義。

  同學們首先在雷笑老師的講解下從遠處整體觀察和了解了南京長江大橋。雷笑老師先強調了大橋建設的“難”和“險”,接着從橋梁建設所用的鋼材、鉚釘的焊接、橋面上的白玉蘭花燈和橋頭的雕塑等方面向大家詳細講解。并且,雷老師還談到了總設計師梅旸春的故事,他的刻苦鑽研精神令人敬佩。最後,雷老師緊貼專業所學,向同學們介紹了橋面闆開裂問題、鋼箱梁的構造、引橋雙曲拱的改造等内容。

  随後,老師和同學們登上橋下的玻璃棧道,近距離感受南京長江大橋帶來的震撼。放眼望去,大橋似巨龍般橫卧在長江之上,蒼勁有力。

  拾階而下,移步換景,最後衆人來到橋下長江水邊。浪花濤濤,水聲震耳,講述着工程建設者們“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英雄豪情。


關于此次實習,讓我們也來聽聽同學們的感想吧:

南京長江大橋,第一次知道認識她是在小學語文課本上,第二次學習她是在《結構設計原理》和《橋梁史》專業課程上,今天終于有機會親眼目睹她的全貌。在玻璃棧道駐足,看黃金水道上的繁忙的貨輪一艘艘從橋下穿過,聽大橋上的一列列火車呼嘯而過;從玻璃棧道移步江邊,聽長江水依次漲落、拍打江岸的聲音,思緒被帶入到建橋的那個年代。南京長江大橋總設計師梅旸春也曾漫步江邊思考大橋的設計建造;那個年代電算尚未得到普及,李國豪院士手算南京長江大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我們并不具備自己制造鋼材的條件,在不被外界看好的前提下,我們自己設計生産出了争氣鋼,曆經五十多年的歲月洗禮,我們自行設計生産的争氣鋼受力性能依舊良好。南京長江大橋不僅是新中國技術成就與現代化的象征,更承載了中國幾代人的特殊情感與記憶,是我們中國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張轲

和煦的陽光使整個金陵城恍若春景,我們來到了南京長江大橋。在這段旅程中,通過觀察鐵路引橋縱立面和底面,可以看到很明顯的簡支結構和T型梁的截面形式;在玻璃棧道入口前的駐足,可以看到鋼桁梁結構的公鐵路兩用橋全貌:銀白的大橋在湛藍天色和朱紅橋頭堡中盈滿光澤,這些都與書上的一幅幅示意圖重合起來,并賦予了色彩和動态的張力,鮮明的展現在我眼前。在日暮之時,我們走上了公路引橋,在行走中感受這座大橋的呼吸與脈搏,感受與橋同在的穿行人流,切實體會到它不僅跨越天塹,輔助經濟發展,還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變成了城市的符号。    


——楊怡然



  從“自力更生,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到“大膽創新,成就中國名片”。南京長江大橋凝聚着千萬大橋建設者的智慧、汗水乃至生命。它既是建設者們用一塊塊鋼、一顆顆釘架起來的鋼鐵巨龍,也是用血肉之軀挺起的中國脊梁!

  在本次的實習中,同學們從各個角度觀察和了解了南京長江大橋的特點以及建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習到了許多橋梁相關的知識。相信通過這種理論與實際工程相結合的方式,能使同學們對專業知識有更好的了解,并能更加明确今後學習的目标。繼往開來,從争氣橋到遍布江河的橋梁交通網,相信同學們在未來定能續寫新一代“橋梁人”的創新奇迹!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