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王滬甯宣讀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決定指出,2015年以來,各行各業湧現出一大批愛崗敬業、銳意創新、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的先進模範人物,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1689人全國勞動模範稱号,授予804人全國先進工作者稱号。
1950年黨和國家首次表彰勞動模範7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衆與祖國同成長、與時代齊奮進,奏響了“咱們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各條戰線英雄輩出、群星燦爛。特别是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衆在實現中國夢偉大進程中拼搏奮鬥、争創一流、勇攀高峰,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發揮了主力軍作用,用智慧和汗水營造了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風尚,譜寫了“中國夢·勞動美”的新篇章。
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每五年評選一次,是我國勞動者的最高榮譽。據不完全統計,我校校友夏風、鄭永良、周宏磊、何光華、宋金松、胡亞東6人榮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号,沈斌、羅興2人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号。
夏風,河海大學1983屆港航專業校友,中交海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正高級工程師。夏風校友從事公路、水運工程30餘年,主持和組織建設國家和省部級重大工程30餘項。他專業技術精湛、業務能力拔尖,以智慧與才幹帶領團隊在國家重點戰略工程中作出突出貢獻,多次受到交通運輸部等國家部委表彰,獲得“2016-2017年度全國交通運輸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2019年10月獲得“嚴恺工程技術獎”,帶領的團隊被授予“2016年感動交通年度特别緻敬人物”。2020年獲得“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号。
鄭永良,河海大學1984屆陸地水文專業校友,現任中水北方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項目設計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鄭永良校友畢業36年來,一直從事水利水電工程規劃設計工作,主持各類規劃設計項目百餘項,積累了豐富的規劃設計經驗;受國家發展改革委委托,主持了十幾個重大項目評估,為工程審批決策提供了重要咨詢意見;主持了《調水工程設計導則》等标準的編制,參與了多個标準的審查,為行業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榮獲省部級規劃設計金質獎2項、銀質獎(二等獎)4項,獲全國優秀咨詢成果二等獎2項,天津市優秀咨詢成果一等獎3項。發表了《調水工程經濟風險及對策》等科技論文十多篇。2020年獲得“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号。
沈斌,河海大學1989屆港航專業校友,現任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橋隧工程一處處長,正高級工程師。沈斌校友先後參加了江陰長江公路大橋、潤揚長江公路大橋、南京長江第三大橋、蘇通長江公路大橋、南京長江第四大橋、“南京眼”、南京長江第五大橋、浦儀公路、和燕路過江隧道等十餘個過江通道工程項目的建設,作為專業技術骨幹、标段或項目現場負責人,以“能幹和勤奮”攻堅克難,無私奉獻,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為江蘇省特别是南京市過江通道建設做出突出貢獻,參建項目獲得國家優質工程金獎、魯班獎、詹天佑獎及國際橋協獎等一系列國内外最高榮譽獎項。他先後榮獲2013年度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度南京市勞動模範,2016年度江蘇省先進工作者,2019年度首屆“江蘇交通工匠”等榮譽稱号。2020年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号。
周宏磊,河海大學1995屆地質工程專業校友,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周宏磊校友從業二十五年來,在生産一線主持與審定各類建設項目的岩土工程勘察設計與技術咨詢累計數百項,包括國家大劇院、國家體育場、超高層建築、城市軌道交通及市政基礎設施、高速公路及山嶺隧道、奧運場館及世園會等國家和市重點項目的岩土勘察和技術咨詢。他緊密結合重大複雜項目,圍繞高質量建設目标,完成“複雜工程設計及城市環境條件下建設項目的岩土工程綜合技術應用體系技術成果與應用”技術成果,為工程建設提供全過程、一體化的岩土工程技術支撐,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促進了勘察行業技術水平提升與高質量發展。曾先後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北京市突出貢獻專家、北京市勞動模範、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北京高創計劃領軍人才、奧運會殘奧會先進個人、建設部城市勘測先進個人等榮譽稱号。他審定和主持的項目曾獲得國家級優秀勘察設計獎金質獎4項、銀質獎2項,省部級優秀勘察設計獎三十餘項。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兩項。2016年,被授予第八批“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2020年獲得“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号。
何光華,河海大學2000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校友,現任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無錫供電分公司電纜運檢室主任兼黨支部書記,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何光華校友畢業至今,一直從事電力電纜施工運維工作。在工作崗位上,她潛心科技創新,取得國家專利40餘項、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項6項,其中《高落差高壓電纜線路無損施工技術創新及應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工人農民組),累計創造效益逾10億元,為我國高壓電纜施工運維技術進步作出突出貢獻。何光華還榮獲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稱号。2020年獲得“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号。
宋金松,河海大學2000屆城鎮建設專業校友,現任山東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産部工藝技術員、中級工程師。宋金松校友用7年時間,主持參與對葡萄糖酸鈉車間技術改造100餘項,使葡萄糖酸鈉産能達到21萬噸,成為全球第一生産基地,占國内市場份額的28%,生産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成本低于國内同行業一般水平(200元/噸左右)。由他帶領研發人員實施的連續發酵課題,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德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17年-2019年公司實施“澱粉系統升級改造項目”,生産效率提升20%,用工量降低2/3,玉米年加工能力達到100萬噸,成全魯西北最大的玉米加工基地。2018年榮獲“山東省勞動模範”稱号。2020年獲得“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号。
胡亞東,河海大學2003屆土木工程專業校友,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技術攻關帶頭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胡亞東校友主持、參與了幾十個工程項目,完成近百個車間的設計,具有豐富的結構設計經驗。在歐美标、地基處理、特種結構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和較高的技術水平,主持完成了數項公司科研項目。他甘于奉獻、銳意進取,在多項公司級的重難點工程設計項目中創造出了屬于他的“設計速度”。在負責公司BIM技術的頂層設計、戰略規劃、BIM技術管理體系建設和BIM技術研發工作中,胡亞東作為技術攻關帶頭人,與團隊成員一道辛勤鑽研、主動作為、革故鼎新,在公司BIM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中展現出了屬于他的“鐵軍招牌”。十四載的堅守,胡亞東始終以敬業、勤業、創業、精業的态度做好每一項工作,帶領着他的攻堅團隊,實現了公司将傳統工程建設行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廣,用他的行動诠釋着中國建材人的能力與貢獻、責任與擔當。2020年獲得“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号。
羅興,河海大學2006屆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校友,現任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長江中遊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副局長,高級工程師。羅興校友參加工作以來,始終秉承新時代水利精神和長江委精神,堅守水文一線,确保長江安瀾;堅持創新發展,持續推動水文科技創新;團結幫助同志,帶動團隊整體素質提升,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全國水利技術能手”“綠色生态工匠”、長江委“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号。2020年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号。
長期以來,河海大學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學校始終秉承着河潤萬物的奉獻精神、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精研求真的學術風格和務實重行的教育傳統,讓百年傳承凝聚的河海精神、百年傳統形成的河海文化,流淌于河海人的血液。25多萬河海人,在“橫流浩劫永斷絕,拯救數兆黎”的使命感召下,如水赴壑,流淌進江河湖海、山川田野,努力成為具有“中國靈魂、全球視野、河海特質”的國之棟梁,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