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是2020年江蘇省研究生“岩土工程與結構安全”暑期學校的第七天。今天的學術報告由伟德 官网陳育民教授主持。
上午的首場授課專家是伟德 官网周廣東副教授,他的授課題目是《大跨鋼箱梁橋溫度作用模型及其效應研究進展》。周廣東教授從大跨鋼箱梁橋溫度作用的研究背景及意義、三維溫度作用模型的建立和案例分析、溫度作用效應模型、主要結論和未來展望等四個方面進行展開。周教授的報告精彩絕倫,深深的吸引了衆學子的熱情互動,針對學員們提出的在分析溫度作用對大跨鋼箱梁橋位移影響時如何剔除非溫度因素導緻的位移等專業問題,周教授做出了耐心、詳細的回答。
上午第二場學術報告的主講人是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胡少偉教授,他的授課題目是《預應力混凝土管道結構創新與實踐》。胡教授從預應力混凝土管道結構的國内外應用情況觸發,介紹了超大口徑PCCP管道結構安全與質量控制研究的最新進展,并展示了一種新型産品——鋼筋纏繞鋼桶混凝土壓力管(BCCP)的結構理論、設計與試驗研究成果,對預應力混凝土管道研究現狀提出了幾點思考并展望了下一步的工作。胡少偉教授的講解大大的開闊了學員們的視野,勾起了學員們濃厚的興趣。
下午第一場報告的主講人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範峰教授,他的授課題目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中國天眼)主動反射面結構關鍵問題》。範教授首先向同學們講述了中國天眼FAST的三大自主創新:主動反射面、輕型可變位饋源支承系統和獨特的窪地台址,并重點就主動反射面結構系統的創新設計進行了介紹,并提出了FAST結構風振響應和非均勻溫度場效應的分析方法。另外,範教授還介紹了FAST的若幹重要結構性能分析,如參數敏感性分析和疲勞性能驗算等。範教授的報告内容豐富,觀點新穎,引起了同學們的積極響應,對于同學們提出的風荷載對圈梁的作用以及疲勞性能等專業問題,範教授詳細地做了解答。
今天最後一位授課專家是伟德 官网喻君教授,他的授課題目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倒塌性能及評估方法》。喻教授從局部破壞引起結構連續倒塌的案例觸發,介紹了各種防止連續倒塌的設計方法和倒塌分析層次,通過開展梁柱子結構試驗研究、平面框架試驗研究和梁闆體系的抗倒塌研究,提出了平面框架的壓拱作用模型、倒塌動力計算的單自由度模型、填充牆框架的抗倒塌評估方法和梁闆體系的抗倒塌評估方法。喻教授的精彩報告吸引了衆多學員的熱情互動,針對學員們提出的做梁闆體系破壞試驗采用的測量手段和測量點布設的位置以及采用的傳感器等專業問題,喻教授耐心、詳細地做了解答。
(文:陳育民,梁晖,姜振,圖:梁晖,姜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