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2020年江蘇省研究生“岩土工程與結構安全”暑期學校的第六天。今天是本次暑期學校專項活動“學員交流日”,經過連續四天的學術大餐,學員們在學海暢遊、豐富自身的同時,也結識了各路志同道合的好友,本着“以文載道,以學會友”的精神,今日将舞台交給學員,在四個會場、共16場會議中,學員們紛紛上台進行了PPT彙報,踴躍發言,或是介紹自己的研究課題,或是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或是介紹自己的學校專業等,大家進行了豐富多樣的讨論,學員之間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第一會場在一班舉行,由來自河北建築工程學院于川情、長沙理工大學肖運鑫、重慶交通大學崔向陽和河海大學宋孟四位同學擔任主持人,評委由李忠京和宋健兩位老師擔任,共有30名同學進行了彙報,大部分同學對自己所研究的課題進行了講解,學術性較強,得到了同學和老師們的認可,有以混凝土基本理論為課題進行彙報的,如河海大學的趙夕瑤、田韻兩位同學分别就混凝土裂縫修複技術、水泥基材多尺度建模進行了彙報,也有設計施工為主題的報告,如來自中北大學的杜兆龍同學彙報的“再生混合集料路面基層級配的研究”,苗新歌同學介紹了自己參與設計的南京雲錦路天橋設計,主持人為每位同學做了總結,引起了同學們熱烈讨論。
第一分會場:2020暑期學校一班會場
第二會場由暑期二班舉辦,由李克、唐曉宇、齊春濱和丁綿鋼四位同學主持會議、史健喆和張衛傑兩位老師擔任評委,共有28名同學進行了彙報,形式多樣,内容豐富,陳超同學結合自身使用經驗向大家分享了ABAQUS子程序開發經驗,令人耳目一新,丁綿鋼同學分享了一個名為“滑坡湧浪”工程現象,齊春濱同學分享了四天學習的所見所聞,表示從陸新征教授的講座收獲良多,意識到了彈塑性分析對抗震分析的重要意義,并希望以後能繼續參加學習。引起了全場同學的共鳴,其他同學的分享同樣精彩紛呈,得到了老師的贊賞。學員們受益匪淺。
第二分會場:2020暑期學校二班會場
第三分會場由三班負責,由鮑石榴、菅冰玉、高峰、張寬四位同學擔任主持人,張京斌和李振亞兩位老師擔任評委,共有24位同學進行了彙報,多位同學進行了岩土工程方向的報告,鮑石榴同學主持風格多樣,完美承接了不同彙報間的轉場,聶美軍同學介紹了灰色系統理論在岩土工程領域的運用,王少鵬同學彙報了“幹濕凍融循環對膨脹土強度及邊坡穩定的影響”。劉歡同學提出了一些關于淤泥固化土路基填料化利用的想法,得到老師與同學們的認可,鮑石榴與菅冰玉兩位同學聊了聊在校學習心得:稱贊本次活動幫助我們快速了解行業現狀,為自己未來的方向提供了借鑒,鮑石榴同學介紹了自己學校實驗室特色試驗設備,并歡迎其他學校的同學來做實驗,赢得了同學們的認可。
第三分會場:2020暑期學校三班會場
第四分會場會議在四班舉行,由孟慶祥和雷笑兩位老師擔任評委,朱材峰、趙嘯峰、仇濤、董鑫四位同學擔任主持人,共有27位同學參與了發言,會場讨論氣氛熱烈,蔣超同學以SICP技術提升砂土地基抗液化能力為方向,談了談自己未來的研究計劃,獲得了同學與老師們的支持,佘步文同學分享了自己在暑期學校的學習報告,總結了吉伯海、孔綱強等幾位老師的學習筆記,兩位老師表示歡迎佘步文同學來河海參觀,同學周強強同學分享了暑期學校的學習心得,來自南京林業大學的仇濤同學分享了關于“地震作用對于地下結構影響”的學習與思考,雷笑與孟慶祥兩位老師都給出了相關的建議與肯定。
第四分會場:2020暑期學校四班會場
(文:陳育民,梁濤,徐威,圖:梁濤,徐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