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工程研究所

發布時間:2018-08-10

研究所概況

河海大學路面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16年,由于新教授任所長,現有教授(博導)3人,研高1人,副研究員1人,講師2人,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30餘人。其中,江蘇省傑青1名(于新),江蘇省雙創博士1名(李甯)。。

路面所自成立以來,在教學、科研以及學科發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績。為了推動路面所各項科研工作的發展,積極尋求合作和支撐平台,作為核心研發團隊參與組建了“江蘇省鋼橋結構安全與鋪裝工程中心”(江蘇省發改委),“江蘇高速公路養護瀝青與新材料研發中心”(江蘇交通控股)。

圍繞路面耐久、綠色、生态、安全主題,開展基礎理論研究和産學研開發項目。主要方向包括:(1) 特種鋪裝結構研究和應用;(2) 新型鋪裝材料分子設計及其高性能化機理研究;(3) 智慧交通和信息化系統的研發和應用;(4) 綠色養護新技術研究和應用。

主要研究方向

路面工程研究所圍繞路面耐久、綠色、生态、安全主題,開展基礎理論研究和産學研開發項目。主要方向包括:

  1. 特種鋪裝結構研發和應用

研究内容包括:(1) 針對路面耐久性問題,開展複合灌入式抗車轍路面基礎理論和工程應用研究;(2) 圍繞“綠色”、“生态“主題,開展環保功能型(抑霾減塵、融雪除冰、阻燃、降噪、降溫等)路面鋪裝基礎理論和工程應用研究;(3) 基于海綿城市建設需求,開展适用于不同場合的透排水鋪裝基礎理論和工程應用研究;(4) 針對鋼橋面鋪裝難題,開展高韌性鋼橋面鋪裝結構設計、基礎理論和工程應用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以上項目6項。獲得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複合灌入式抗車轍路面研究和應用

  1. 新型鋪裝材料分子設計及其高性能化機理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1) 高性能改性瀝青材料:特種改性瀝青、複合改性橡膠瀝青、不粘輪乳化瀝青、水性環氧瀝青、彩色瀝青、高彈瀝青等;(2) 樹脂改性瀝青材料,如高韌性溫拌或冷拌樹脂瀝青、水性樹脂乳化瀝青、樹脂類防水粘結材料、彩色樹脂材料等;(3) 其他新型路面材料:排水路面直投式高粘添加劑,冷再生技術用乳化劑,熱再生技術用高效再生劑,溫拌劑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以上項目8項。獲得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泡沫溫拌瀝青水分遷移機理研究

  1. 智慧交通和信息化系統的研發和應用

研究内容包括:(1) 道路工程施工的實時監控技術和施工質量的智能預警技術,如路基施工管控、水穩基層施工管控、瀝青路面施工管控、水泥混凝土施工管控等;(2) 道路建設、運營、養護的智慧管理平台的研發及其管理技術,如工程進度管理系統、網上綜合管理雲平台技術等;(3) 智慧交通信息的大數據分析和雲計算預測技術,如交通數據分析預測、試驗數據分析及性能評定等。主持省部級以上項目2項。

瀝青路面施工管控

  1. 綠色養護新技術研究和應用

研究内容包括:(1) 圍繞道路廢棄材料循環利用,開展就地熱再生、高RAP摻量廠拌熱再生等養護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工程應用研究;(2) 針對瀝青路面的預防性養護及水泥路面橋面的“白改黑”,開展耐久型微罩面材料研發、結構設計及工程應用研究。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4項。

 RAP材料再生和融合機理研究



社會服務案例:泡沫溫拌瀝青技術研發和應用(就用這個題目)

針對傳統瀝青路面施工高能耗、高排放的問題,開展泡沫溫拌瀝青技術研發和應用。

揭示了瀝青混合料施工過程中瀝青煙的抑制機理,以及水分在在泡沫溫拌瀝青混合料中的界面行為和泡沫溫拌技術減排施工的原理。彌補了目前泡沫溫拌技術存在的理論空白,為瀝青路面低碳施工技術推廣提供了理論依據。

與徐工集團合作研發了國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泡沫溫拌設備和專用發泡劑,實現了瀝青發泡過程的穩定化和均勻化,打破了國外産品的技術壟斷,實現了泡沫溫拌瀝青生産設備的國有化和産業化。

建立了一整套包括泡沫溫拌瀝青生産、混合料設計與施工在内的設計體系及質量控制标準,形成了國内首部施工技術規範,彌補了國内空白,實現了瀝青路面的低碳綠色施工。

泡沫溫拌設備

泡沫溫拌瀝青施工技術指南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