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璪:土木院2001級交通工程專業

發布時間:2015-06-10

難忘華水同窗情

  【簡介】:楊亞璪,重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運輸工程系主任,交通運輸專業負責人,博士,副教授,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生産标準化考評員。2001年9月至2005年6月,就讀于河海大學交通學院交通工程專業本科;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在華南理工大學伟德 官网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專業攻讀碩士;2010年6月獲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物流工程與管理專業管理學博士學位。

  大學期間,他與同窗情同手足,同學習、共進步;在工作崗位,一支粉筆,他傳遞着高尚的華水精神;三尺講台,他描繪着多彩的交通世界,他就是河海大學2011級校友——重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運輸工程系主任楊亞璪。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

  高考時楊亞璪被河海大學一張水藍色的招生簡章所吸引,毅然地将河海大學作為第一志願,并被直接錄取。二十剛出頭的他踏上了大學的求學路,35小時火車到達南京來到了河海大學,這個即将改變和影響他一生的地方。自此,楊亞璪将他人生中最美好的四年光陰奉獻給了我們的華水。
  在楊亞璪後來的回憶中,他說他的人生有一次大的轉折點,是河海大學幫助他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迹,完成了人生的蛻變。要是沒有在河海大學的學習經曆,他不會有繼續上研究生的機會,更不會在三尺講台書寫人生。河海大學讓他能夠從一個北方的小縣城一步跨入東南沿海的大都市,到重點大學求學深造,四年光陰的鋪墊和積累讓他一鼓作氣念完了碩士、博士,這對他的人生起到了關鍵性的改變。
  楊亞璪能有如今傲人的成就,四年的學習生涯中離不開的自然是老師們悉心的引導。至今,他還與許多的老師保持着聯系,記得當年學習的一些場景。比如說鄭長江老師,他所主講的運籌學經曆第一次教學改革,調整為雙語教學。當時老師和學生的壓力都很大。後來實踐證明,上課的效果非常好。此外,還有吳中老師的交通工程這門課帶他真正走進了專業的大門、曹雪山老師講的基礎工程這門課講得也很好,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四年裡,他把全部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生活中,譜寫着他多彩的夢想。2002年,楊亞璪獲得了國家獎學金二等獎。最終,他憑借着自己不懈的努力并在老師們的指導下,獲得了保研資格,成為交通工程專業第二批獲得保研資格的學生,并成功保送了華南理工大學。在華南理工攻讀下了碩士和博士學位後,他又憑着自己過硬的專業技能,到了重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工作,短短的幾年便升任了系主任,在新的環境中繼續散發着我們華水人的光和熱。
  在談及這段奮鬥曆程中,他說在我們大學期間要有清晰而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規劃。一開始,我們定制的目标并不需要太高,而是在通過一步一步的學習中,明白自己想要做什麼。此外,我們要有這樣一種信念,大學階段的學習其實是為個人、為家庭奠定基礎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很漫長,但很重要,因而我們要嚴格要求,不能松懈。

我們都是河海人

  河海人,水之子,奔騰浩瀚靈動飛揚,無數個團結奮進的水之子構成了我們華水這個大家庭。在楊亞璪談到當年的同學時,他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他說,一個班級甚至是一個寝室的同學,大家原本相隔千山萬水,是河海給他們這樣的緣分和平台讓大家聚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這是十分難得的。在河海學習的四年時間中,通過與同學們的交流,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楊亞璪是江甯校區第一屆本科入學的新生,入住三思樓,期間勤工儉學,利用課餘時間到江甯校區圖書館做兼職圖書管理員,每周周末他還會坐705路公交車到雙龍街立交隧道附近做家教,補貼日常生活。自入學開始,每學期均獲學校獎學金(一二三等皆有、國家獎學金一次)。學校有着優良的人文氛圍,經常有文娛活動,如會邀請江蘇省演藝集團、南京市廣播電台等單位在小浪底音樂廣場、校報告廳舉行演出;他也經常參加學校邀請的專家講座,特别喜歡政治、軍事類講座。2002年,中國隊闖入世界杯,學校還專門開放多媒體教室直播中國隊比賽。到大三時,學校租用大巴車将學生運往清涼山校區,宿舍8人一間。老校區後文化氛圍更濃,他更喜歡到圖書館讀報紙、雜志,特别關注世界政治與軍事方面的内容,更多時間還是投入學習。楊亞璪還特别回憶了在他上大四的一段時光,那時距考研隻剩下兩三個月的時間了,雖然他那時已經獲得了保研的資格,但是他還是會每天陪着室友一起去自習。
  2007年的12月15日,河海大學校友會廣州分會成立大會在珠江委辦公大樓珠江水利大廈舉行,在廣州水利、電力、航運、交通、港口等部門工作的校友300多人參加了成立大會。楊亞璪作為河海大學的傑出校友,也參加了校友會的成立大會。   

  2014年5月,他還趕回河海大學,去了學校圖書館,重溫了當時的時光。那時他會在圖書館四樓的轉角處的座位長期占座,每天和同學一起學習六七個小時。晚上更多的是在開卧談會中睡熟的,經常讨論的話題有學習、食堂、戀愛、遊戲等方面的話題。畢業季,将所有閑置的東西擺在路邊,參加跳蚤市場,賣掉了陪伴四年的收音機。忘不了,記得還有很多很多,每一個回憶溶着喜怒哀樂的痕迹。

心語心願

  “艱苦樸素,實事求是,嚴格要求,勇于探索”這十六個字的校訓楊主任至今仍能脫口而出,他認為既然我們有幸作為一名光榮的河海人,就要将此牢記于心,以此為引導朝自己的目标堅定得走下去。此外,他希望在校大學生要珍惜大學的生活和朋友,畢業後常回“家”看看。母校給了他最燦爛的青春、最美好的憧憬、最浪漫的情懷、最美好的回憶,祝福母校明天會更好!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