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華:土木院87級岩土工程專業碩士

發布時間:2015-06-10

求知 求是 求索

    【簡介】楊海華,江蘇嘉華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1980年至1984年,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工民建專業,獲學士學位;1987年至1990年,在河海大學岩土工程攻讀碩士學位。1990年至1994年,工作于南京栖霞城鎮綜合開發公司(栖霞建設集團);1994年至今,參與發起成立江蘇嘉華實業有限公司,曆任工程部經理、副總、董事等職務,現任公司總經理。

 虔誠求知

  1962年,楊海華出生在江蘇靖江的農村,他的童年與少年經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親眼目睹了那時家鄉的落後,更是在心中埋下了發奮讀書的種子。
  1976年文革結束,同年楊海華初中畢業。這時楊海華面臨着人生的選擇,是選擇繼續讀書還是放棄?在那個“讀書無用論”甚嚣塵上的年代,讀完高中後,既不能選擇報考大學,也沒有資格參加招工,唯一的出路是回鄉務農。在母親的支持下,楊海華最終選擇了就讀高中。也許是他對知識的虔誠為他赢得了命運的眷顧。1977年底迎來了國家恢複高考的喜訊,楊海華有了參加高考的寶貴機會。1978年他參加高考,卻因基礎太差而以3分抱憾,母親勤勞、樸素、持之以恒精神讓他學會樂觀面對困難。複讀兩年中,楊海華在老師指點關心下,孜孜不倦、锲而不舍,于1980年考取了西安冶金建築學院。
  大學本科階段,楊海華牢固樹立起“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思想,抓緊點滴時間,刻苦鑽研,發奮讀書。1984年大學畢業,楊海華被分配到江蘇冶金設計院工作,參與結構設計工作。本科階段形成的紮實專業基礎,讓楊海華很快就适應了工作環境,連續兩年被評為院“先進工作者”,他也迅速成為當時設計院結構設計專業優秀的設計人員之一。
  在這三年的勤懇工作中,楊海華越來越覺得進一步深造學習的必要性。當時國家規定大學畢業生工作兩年後方可參加考研,而所在設計院因為文革十年,人才青黃不接,所以領導并沒有同意楊海華報考研究生的要求。但楊海華仍能踏實努力,安心工作。在工作中,楊海華接觸到江蘇省内各地的軟土地基處理問題,他發現若處理不當,輕則浪費國家錢财,重則出現安全質量事故。經過慎重考慮後,楊海華多次主動找設計院領導溝通、彙報,希望報考岩土工程專業研究生。終于楊海華的誠意以及嚴謹、執着的求學精神得到領導的同意。他于87年順利成為河海大學岩土工程專業研究生,師從俞仲泉老師學習軟土地基處理的專業知識與技術。

紮實求是

  滴滴河海水,涓涓母校恩。河海的曆史不僅是母校的發展之路,也是每一位學子的成長曆程。學子們的生活與成長就像古樹的枝杈,他們在自己汲取養分的同時,也将自身與母校水乳交融,彙成參天大樹。圈圈年輪,是他們與母校共同的見證。
  在河海求學的三年之中,對他影響最深的是他的導師俞仲泉先生誠實、正派的品德,寬以待人、踏實做學問的作風。俞先生的一言一行,都是他前進道路上的标杆,成為了他效仿的目标,并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他的一生,是他最寶貴的财富。而最讓他難以忘懷的則是著名岩土工程專家錢家歡教授的講座,從這些講座上,他感知了國内外學科前沿的進展,了解到許多新奇的觀點和事物,大大拓寬了視野,除此以外錢老的和藹親切與人格魅力也給楊海華留下了深深的記憶。
  楊海華表示:“徐志英、方開澤、姜樸、方滌華、殷宗澤、周萍等老師,對專業研究之精深、科研态度之認真、課堂講解之生動、至今曆曆在目;實驗室田老師、蔡老師對研究生的實驗課與實驗工作精心輔導,對實驗數據一絲不苟的精神令人敬佩;研究生院許聖斌,姚緯明老師對研究生思想、生活上的關心與關懷令人感動;學長施建勇、詹美禮、王保田等對科學對知識的鑽研精神成為我的學習榜樣;同學梁家志、朱俊高、陳喜、師接芳、方道南、洪家寶等彼此相處親如兄弟,讓我愉快度過了三年研究生生涯。”
  回憶就是這樣,像漫山遍野在微風中輕舞的丁香,聖潔中流露着哀傷,搖曳卻略顯靜谧。在回憶裡,有許多可以觸動你心靈的,而又難以言喻的感覺,就好比初戀,單純而神聖。母校在楊海華的記憶中就是如此。雖然扉頁上有過煩惱與不順,但結語上卻寫滿了欣喜與感恩。正是懷揣着對母校的感恩,讓他明白善惡美醜,保持着一種平和的心态。“身在校園的你,也許感覺不出母校的恩惠,可一旦進入了社會,你會發現,大學的點滴是如此的動人。珍惜現在,回首時,你方能品味逝去的美好。”
  在河海求學的三年之中,感受到河海師生的勤奮、嚴謹與踏實,開拓了學術視野,這使他亦能在工作之後,不畏艱苦,享受其中的樂趣。

不懈求索

  上個世紀90年代恰逢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大批國有的設計研究院改制,轉為民營企業。楊海華原來工作的單位江蘇冶金設計院也是如此,1996年,南京鋼鐵集團江蘇冶金設計院并入南鋼集團公司,成為南鋼全資子公司。新的形勢迫切需要人們有新的改變,在時代的洪流中,誰能及時作出改變,誰能把握住機會,誰就能成就一番事業。改革時代給楊海華一次自謀職業的機會。研究生畢業後,楊海華進入南京栖霞城鎮綜合開發公司(現栖霞建設集團)。1994年,參與發起成立江蘇嘉華實業有限公司,注冊資本人民币壹億元整,從事房地産開發、貿易與高科技投資。在嘉華實業有限公司,楊海華曆任工程部經理、副總、董事等職務,參與完成了一系列高端住宅項目的開發與運營活動,如位于著名溫泉療養勝地南京湯山新城的占地約20萬平米的“東湖麗島”一期、二期項目,為都市人群打造了“溫泉、湖岸、山麓、林澗”的田園生活理念。現如今,楊海華擔任公司總經理,當下正在開發占地八十畝的東湖紫金灣項目,建設七十五棟法式溫泉别墅及7000平方米特色酒店一座。
  楊海華表示,作為民營企業一份子,能夠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為國家提供更多稅收,為人民提供質量有保證、安全舒适、環境優雅的住房,是他作為公民應當擔負的責任。

寄語母校

  在我的成長經曆中,首先是媽媽的勤勞、樸素、持之以恒精神讓我學會樂觀面對困難;第二是遇到國家恢複高考的機會;第三是改革時代有一次自謀職業的機會;不論幹什麼事,任何時侯都會有人抱怨、有人奮鬥,我在工作中個人取得的成績微不足道,遇到的困難與挫折卻不少,我總有一個信念,即抱怨有害無益,實幹興邦興家。學岩土工程專業的學生有個優點,向來務實認真,他們深知“實”字的份量,希望他們不斷保持求是求真的思想,希望他們始終相信任何時候,任何事隻要辦實就能進步。
  真誠希望并祝願河海學子努力學習,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在校學習期間立下為國所學的志向,能以自己的學識報效國家,為社會發展做出一份貢獻。祝願母校各項事業蒸蒸日上,把水利相關學科越做越強,有朝一日成為世界上在水利教育方面最傑出、最知名的大學,成就新的輝煌。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