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花歸去馬蹄香
【簡介】戎建勳,男,漢族,1971年7月生,1990年9月至1994年6月就讀于河海大學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1993年7月入黨,1994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江蘇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第二工程分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一級建造師。曾連續多年被評為“進魯施工優秀建造師”,2009年度“江蘇省優秀建造師”、2010年度“全國工程建設優秀建造師”、2011年度“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建造師”。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獻身、求實、負責,這是對那些為河海鞠躬盡瘁的老師們的高度概括。三尺講台不大,但他們卻用知識和人格的力量,将一代代優秀的水之子從河海輸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學生走了一屆又一屆,而老師們永遠守護着河海的淨土。
當被問及在母校的學習生活時,戎建勳滿懷深情地說,“我們剛剛搞了20周年同學聚會,對我們每一個同學來說,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師首推高數老師。雖然高數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大一學完了以後用的很少了,但高數老師教課非常認真,當時她快退休了,可是她教的很認真,我們也學的很認真,師生之間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誼。像她這樣的老師是不多的,大部分老師都是上完課就走了,自己複習然後來考試就行了,但她上完課以後會專門為我們安排答疑課,有時候還會讓我去她家裡答疑,她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還有制圖老師,那個時候的制圖,都是靠手畫的,沒有用電腦,老師教我們看圖畫圖非常認真耐心,作為一個快要退休的老師,他真的是在踐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話。還有…… 雖然已經很多年沒有見到他們了,但我們會一輩子記住他們。以他們為代表的華水老師們教會我們的不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更是一輩子受益的東西。”
談到宿舍生活的趣事時,他忍不住笑了起來。“那時候我們系的學生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有海南過來的,有東北過來的。海南過來的沒有見過雪嘛,第一年冬天的時候,衣服曬在外面凍起來了,拿回來就像一塊冰,我們那一年冬天正好遇上南京從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冷的一天,零下十三度,他們就拿凍起來的衣服比劍。那時候洗澡的條件也很差,浴室的話好像隻有星期三和星期六才開放,平時是不開放的,一個禮拜隻有兩天才能去洗澡,南方人習慣天天洗澡,天天穿個人字拖跑衛生間裡用涼水沖,全身冒熱氣,外面飄着雪,他們在沖冷水澡。這個真厲害。”那時候,沒課的時候他和同學偶爾去河海會堂看電影,去操場打打球,去外面找個小館小聚一下…… 有太多的回憶湧上心頭,在河海的點滴猶如散落在心裡的珠子,突然間都串了起來,是那麼的清晰、熟悉。這段記憶是圓潤的,镌刻在生命裡,永不忘記。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為一個身體裡流淌着河海血液的學長,他對母校裡即将走向工作崗位的學弟學妹們說出了自己工作多年的感悟,“學生剛剛從大學出來到慢慢成熟需要一個過程,不管是誰,也不管到什麼單位,學生剛畢業工作時沒有什麼工作經驗,很難迅速适應工作要求,像我們這種進入施工單位的學生,一般三五年以後會成為一個技術人員,十年以後會成為一個較專業的工程人員,二十年以後可能就有資格說出一些專業權威的話。一切都要有一個過程,很多學生出來以後沒有考慮到這個過程,有一種很急躁的心态,覺得我大學畢業了研究生畢業了,我要怎麼樣怎麼樣,實際你需要用你學的東西,慢慢适應這個工作,适應這個社會,之後才輪到你去說話。我覺得學生進入社會以後,就應該勤勤懇懇做事,老老實實做人。因為我們這個社會本身的很多方面都很急躁,很多人也會受影響,現在回想之前經曆的過程時,我還會覺得不要太急躁,踏踏實實地去做就行,這也是河海人該有的勤奮、踏實、樸實。”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對于在校的學弟學妹們,他語重心長地說道,“學生在學校,首先,以學為主,要把該學的東西學好,不管以後用得上還是用不上,作為學生學習就是你最主要的任務,首先要把本職工作做好。其次,我覺得在學習之餘你們要多去接觸接觸社會,以後想幹什麼,可以提前有意識地向這方面探索,多去了解和接觸一下,對以後從大學出來迅速适應社會有很大幫助。通過和現在的大學生們接觸,我們覺得,學生沒有多少社會上的經驗,對社會的一些看法還是偏幼稚的。我們單位每年都會招聘大學生,學生進來以後,從錄取的時候跟他聊天到觀察他日常的工作,我們發現他們和以前的學生真是大不一樣,很多東西要完全手把手地教他,讓他從零開始做起。你要知道,如果選擇土木這一行,沒有一個經驗的積累過程,大學學到的書本知識是無法發揮作用的。如果你慢慢地從很基層的地方做起,耐心地實踐和積累,不需要很長時間,一年兩年,你就會覺得和别人很不一樣。”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工作以後他牢記母校“艱苦樸素 實事求是 嚴格要求 勇于探索”的校訓,不怕苦不怕累深入施工第一線工作紮實,以身作則,起到了一名共産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品行端正、作風正派,與同事相處融洽。經過了多年的經驗積累後有了很強的現場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經營開拓能力。
自2006年5月被聘任為第二工程(山東)分公司經理以來,堅持“聯營做大産值,自營創造效益”理念,團結帶領第二工程分公司職工勤奮工作,努力拼搏,近幾年共完成産值超過10億元,2012年上繳公司利潤500萬元,取得明顯成績。2006年5月,分公司首先承接并施工濟南“陽光100”三期北組團(85000m2)工程,在施工過程中,他帶領項目部成員嚴格管理,如期完成合同約定的所有工作,深得建設方的信認。先後又承接三期南組團14#樓及會所(合計42000 m2)工程,四期T2、T3樓(合計125000 m2)工程,直到2010年該地塊開發結束,分公司在“陽光100”合計完成産值超5億元。他帶領分公司管理團隊,以“陽光100”為依托,在認真做好工程的同時積極拓展業務,2006年11月承接青島恩利項目機電工程、室外道路及員工餐廳項目,完成産值1.65億元。2007年 11月,承接濟南名士豪庭四标段(60000 m2)工程,為了提高效益、鍛煉隊伍,進行大膽探索,将土建部分與南通啟翰公司聯營合作,機電部分償試自營并取得成功。2008年5月,承接五标段及幼兒園、2#公建(合計12000 m2)項目,全部采用自營模式,通過該項目摸索,第二工程分公司順利完成了從項目聯營合作到全部自營的成功轉型。在2010年承接的徐州熒茂光電新建廠房(55000 m2)工程,工程決算總價6405萬元,2011承接的沈陽美安物流倉庫(115000 m2)工程,合同總價6017萬元,全部采用自營模式。工程自營,管理團隊雖然辛苦,但工程的安全和質量得到保證,經濟效益與聯營合作不可同日而語(如徐州項目淨利潤超過合同價的20%,達1500萬元;沈陽項目也在合同價的10%左右),為分公司發展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管理人員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通過幾個工程的磨砺,年輕的管理人員不論施工管理、投标報價、組織協調、對外交往等都能獨擋一面,為分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和儲備了可用之才。
付出終有回報,戎建勳和他的管理團隊除了創造經濟效益,也産生社會效益。2009~2013年,第二工程分公司連續被評為“進魯施工優秀企業”,戎建勳本人也連續多年被評為“進魯施工優秀建造師”;以戎建勳為項目經理承接的濟南“陽光100”北組團工程、濟南“陽光100”14#樓工程、15#樓工程和濟南名士豪庭四标段分别獲得江蘇省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揚子杯”;他本人還分别獲得2009年度“江蘇省優秀建造師”、2010年度“全國工程建設優秀建造師”、2011年度“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建造師”。
他廉潔從業,時刻以共産黨員的标準要求自己。在項目投标競争激烈,經營難度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仍能模範遵守政治紀律和黨員幹部廉潔自律的各項要求,起到了國有企業和黨員幹部的應有作用。為确保效益最大化,在獲得有限項目資源時,克服困難堅持項目自營,作為分公司總經理,在施工隊伍選擇、施工材料采購等方面均陽光操作、公開透明。
在河海讀書的歲月裡,母校的校訓“艱苦樸素,實事求是,嚴格要求,勇于探索”深深地印刻在他心裡,踏花歸去馬蹄香,雖然離開了母校,但他的心裡氤氲着河海文化特有的香氣,傳承着一代代河海人的精神火炬,勇往直前地奔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