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不敗
【人物簡介】:黃曉剛,男,湖北鹹甯人,河海大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築所副所長。1997年9月考入河海大學建築工程專業,2001年6月本科畢業。
有些花開在高高的枝上,有些花藏在幽靜的谷底,而有些花就紮根在普通的路邊,不惹眼,不自卑,昂首挺胸,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他們都不會放棄希望——腳踏實地,有着同樣的顔色、不遜的芬芳。
萌發•無悔青春
和許多水之子一樣,帶着些許迷茫與憧憬,離開生活已久的家鄉,黃曉剛來到了這個陌生的環境,來到了今後幾年都會在此揮灑汗水的校園。離鄉求學,是家人在背後默默地給他鼓勵和支持,所以他暗自發誓,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個好工作報答父母,河海為他夢想的實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他也用自己的成績回報母校的付出。
十幾年了,母校學習生活的點滴就像是一段段舊膠卷,在黃曉剛腦中不斷被回放。那時候的生活很簡單,活動地點就是教室、食堂、圖書館、體育中心,偶爾也會和舍友出去小聚。大學期間同學之間的友誼十分難得,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雖然宿舍很小,小到除了床以外幾乎沒有私人空間, 但是大家在一起的日子依舊很開心。生活以一種最簡單的狀态呈現在他面前,略去浮華,遠離喧嚣,讓人回味。說到大學時候的老師,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被稱為“四大殺手”之一的鋼筋混凝土老師張建國老師。張老師對學生的要求非常嚴格,每次考試都有幾乎一半的同學不能達到他的要求。但是每當現在同學之間說起當年的事情,沒有誰會去埋怨張老師,反而滿滿的都是感謝。正是張老師的這種嚴格的要求,讓學生在課堂上聚精會神地聽講,透徹地理解課程精髓;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嚴格要求的治學态度對學生的影響深遠,讓他們在以後的工作設計中勤奮踏實,嚴格遵守建築結構設計的安全、質量要求,而這些都是河海給予他的珍藏。随着時間的飛逝,一些偏僻晦澀甚至不常用的專業知識他早已忘記,偶爾用到時還要去查找資料,但是那種嚴謹的治學态度确是一輩子都無法抛棄的。
也許是運氣使然,讓他來到河海,并在這裡揮灑青春汗水。多年以後回想到當初報考河海以及在河海奮鬥的經曆,他感歎道,河潤萬物,海納百川,一種緣分讓他認識河海,愛上河海,河海給予他的精神和氣韻,讓他這輩子都不會忘懷。
綻放•做好自己
黃曉剛就讀于河海大學工民建專業,本科畢業後,他進入河海大學設計院建築所從事結構設計工作。剛工作的他經常熬夜,有時為了趕一張圖紙,甚至需要通宵好幾夜,但是他身上河海人特有的熱情、堅持,讓他從未想過放棄。做結構設計往往承擔着很大的責任,如果結構設計有問題,對整棟樓的安全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對專業知識的要求非常嚴格。他把自己形容成一個戰士,每當領導下達了戰鬥命令,他們便開始艱苦奮戰,不達要求不松懈。沒有橫飛的炮彈,他的戰場同樣激烈;汗水作陪,夢想的腳步逐漸在逼近。在他們的辛勤努力下,河海大學江甯校區一幢幢教學樓拔地而起,為母校而戰鬥,他有一種格外的自豪感。他說:“人生的路有很多條,每一條路都不一樣,但選擇了就要好好走下去。每個人都不能讓時間倒流,而我們能做的是做出選擇以後把自己的路走到最好。”
他就是這樣,在平凡的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兢兢業業地做好份内的事,一步步地實現自己的夢想,這種“樸素、踏實、認真、勤奮”的河海精神是最他寶貴的财富。
現實生活中,人人都有夢想,都渴望成功,都想找到一條成功的捷徑。其實,捷徑就在你的身邊,那就是勤于積累,腳踏實地,積極肯幹。黃曉剛說,土木工程并不是一個造夢的行業,而是一個實幹的行業,隻要腳踏實地就一定有機會成功。在河海,他隻是一名普通的學子,還有許許多多的河海人在自己的崗位上把河海精神發揚光大,每一顆種子在河海的土壤上都能開出自己的花。汗水的澆灌下,他們越開越盛,舒展身姿,吐露芬芳。
留香•諄諄寄語
在談及現在的河海學子時,黃學長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相信每一個河海人都會慶幸自己曾在這個充滿底蘊的校園生活過,每一個人都會找到适合自己的崗位,在自己的土壤裡紮根生長,開出最美的花朵。自己已經從母校的土壤中汲取自己所需的養分,并且實現了自身的價值,相信其他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所需,并用特有的芬芳回饋母校。
黃曉剛還說,在這個激蕩的社會中,為了謀求發展的機遇,大家都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把每一門課尤其是專業課牢牢掌握。更為重要的是,不能放棄學習的心态,面對新鮮事物時,要勇于去接受,并在短時間内學以緻用。在注意學習的同時,還應該注意培養自己的交際能力。一個優秀的河海人應該全面發展,在社會的激浪之中從容應對。另外,研究生學習也是很必要的,如果能夠在本科學習之後繼續深造,個人能力也會得到極大的鍛煉。這樣,在以後的社會生活當中,面對困難時,就會多一份自信。當然,是金子總會發光,他更希望同學們将那種河海精神帶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讓各行各業領略百年名校的風範。
另外,他還希望同學們在學校養成良好的習慣,一旦步入社會,這些習慣就很難再養成。處在河海的校園中,被書香與環境所濡染,人的精神面貌與行為習慣會有很大不同,同學們要珍惜母校的這份饋贈,學習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相對知識而言,在大學學到的知識有限,但是那種良好的習慣與嚴謹的态度卻是其他生活環境給予不了的,這也是河海人最大的特點和最自豪的依憑。
對于母校,黃曉剛說,河海的發展牽動着每一個校友的心弦,她的每一步發展都會有不同角落的河海人關心着和注視着,在這個迅速發展的社會,每個大學都在嘗試着用新理念、新方法來尋求突破與發展,百年河海在沿襲曆史的優良傳統的同時也應該做出更多的嘗試,以求得更大的發展與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