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博士到職業經理人的曆程
【簡介】李骁春, 蘇州坤潤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1997年9月至2001年6月,就讀于河海大學建築工程專業;2001年9月至2004年6月,在河海大學結構工程專業攻讀碩士;2007年,獲河海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并評為江蘇省土木工程專業優秀畢業生。
上善若水 天道酬勤
從1997年踏入西康路1号的校門到2007年進入社會開始工作,整整十年時間,從18歲到28歲,人生最美好的10年,李骁春都是在河海的這方沃土上度過的。從清涼山旁的紅色磚樓宿舍,到西康路的研究生綜合樓宿舍,留下了青春的回憶;從工程館到科學館,留下了探索求真的身影;從水利館到研究生大樓,留下與同學朝夕相伴的日子。十年間,李骁春與科學結下了不解之緣。大學四年,從幹事做起,兢兢業業,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省大學生電腦大賽等,擔任了學院科協主席,獲錢家歡獎學金、水利學會優秀學生獎學金等諸多榮譽與表彰。研究生期間,為了完成科研項目,不知奮戰了多少個日日夜夜, 2006年參與編著《ANSYs高級工程有限元分析範例精選》一書。不懈的付出換來的是豐厚的回報,在恩師吳勝興教授的指導下,李骁春完成《基于數值分析和工程經驗的現代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實用技術》論文,榮獲2008年江蘇省建築業科技成果二等獎。
在十年的學習生活中,李骁春與老師、同學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每個人都是他學習的榜樣,人生導師。輔導員張霆、陳文,像朋友一樣關心他;周繼凱老師既是老師,又是師兄,不僅答疑解惑,更提供了大量的實踐機會;恩師吳勝興教授在學習工作各個方面更是對李骁春無微不至。李骁春說:“在河海大學的學習生活既快樂又緊張。”正是河海這種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知識積累與能力培養相結合的模式讓他受益匪淺。
2007年的9月,李骁春正式從河海大學博士畢業,離開了伴随他10年的虎踞路清涼山,應聘進入蘇州市蘇房集團有限公司,擔任副總經理一職,開始成為一名職業經理人。初入職場,他第一次大顯身手的地方就是位于蘇州古城區護城河畔的“領秀江南”住宅小區項目。作為副總經理,李骁春面對的是“領秀江南”東區10萬平方米住宅項目的開發建設任務。為了做好這項工作,他每天泡在工地上研究圖紙,力求将學校所學的知識盡快應用到實際工程當中去。李骁春研究生期間曾做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研究課題,理論與實際的迅速結合,确保了施工質量,節約了造價,節省了工期。同時,在建設過程李骁春力推四節(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一環保技術及“四新”成果的推廣應用,積極推廣實施十項住宅産業成套技術,包括建築節能、智能化、太陽能利用、節能環保空調、分質供水、雨水收集、垃圾生化處理、新型配供電系統等。該項目曾獲“優質結構獎”“天堂杯”等獎項,并在2009年被度評為江蘇省城鄉與住房建設廳“優質住宅小區金獎”。2010年,李骁春破格晉升為高級工程師。
由于在“領秀江南”地産開發項目上的出色表現,2009年,李骁春調任蘇房集團旗下的蘇州陸慕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全面負責 “百購商業廣場”商業項目的開發建設。“百購商業廣場”建築面積4萬多平方米,并于2012年盛大開業。2013年,他兼任蘇州坤潤置業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負責開發建設蘇州吳中區12萬方商業綜合體項目。同時受蘇州市蘇房集團有限公司,負責開發建設蘇州市保障性住房虎丘C北G62地塊項目。該項目于2013年10月由政府帶方案拍賣,要求2016年交付,總建築面積32萬多方,是蘇州第一個兩層地下室的定銷商品房項目,工程大、工期緊。項目獲得後,李骁春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從前期報建工作,到協調高壓電線的遷移,從臨時用水用電道路的建設,到與設計所研究施工圖紙及施工方案,以及開展基坑圍護、樁基工程與土方開挖的協調,每一個重要的環節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保障房項目是市政府重點民生工程,必須确保工程質量與工期,為此他每天上工地巡視檢查,到了晚上,還要現場親自抽查混凝土澆築質量。每一處細節的臻于完美保障了工程的順利進展,該項目有望在2015年春節前封頂,将按期交付使用。
李骁春在工作中一直謹記“科技是第一生産力,效益來自技術的進步”,在工程開發過程中,積極思考,做有心人,在方案設計階段多探索,敢于運用新科技,并在實踐中進一步研究。在負責百購商業廣場項目的時候,李骁春發現在設計階段發現原設計的抗拔方樁,在枯水季節反而會造成地下室底闆受力不均,進而考慮使用抗拔錨杆,而實踐證明,鋼絞線防腐不易處理,接頭防水難考慮,從而研究玻璃纖維鋼替代鋼絞線,并對此做進一步深化研究。2011年完成蘇州市建築科研項目《擴大頭錨杆抗拔樁技術研究》,2014年完成建築科研項目《GFRP筋混凝土樁結構設計及施工關鍵技術研究》。
在努力工作的同時,李骁春始終不忘提升個人素質,2008年獲蘇州市太陽能與建築一體化設計課程崗位資格證書,應邀加入了蘇州土木建築學會。2009年獲蘇州市高級經理人崗位證書,2013年獲江蘇省能源管理師證。
年輕、幹練、有為,是李骁春給人的第一印象。他憑借出色的綜合能力脫穎而出,走出了從博士到職業經理人的精彩人生。
水孕萬物 滋潤我心
“艱苦樸素、實事求是、嚴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校訓既是求索真知的科研态度,更是指導做人、做事處世的人生格言。學校培養出了大批傑出的科研學者、工程專家,但更多的是象我們這樣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社會建設默默工作的建設者。對于青年學生來說,在母校的時間是人生做美好的時間,要多讀書、多學習、多思考,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相處、學會學習。在社會實踐中,遇到挫折不要氣餒,記住在失敗中總結經驗和與比你強的人合作是快速成長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