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新華:土木院85級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

發布時間:2015-01-16

隻有香如故

    【簡介】花新華,達華集團北京建标誠和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南京分公司總經理,注冊造價工程師、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高級工程師、高級項目管理師。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在河海大學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讀本科;1996年9月至1998年7月在東南大學攻讀金融管理方向碩士。1989年8月至1995年8月,在建設銀行揚子乙烯專業支行工作;1995年8月至2004年6月,在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工作;2004年6月至今,在達華集團北京建标誠和咨詢有限公司工作。  

 

回憶如琥珀 ——吾校吾師

    花新華來自江蘇姜堰的農村,在他們家鄉當初如果想要跳出農門,出路就隻有讀書、參軍。1982年初中畢業的那個暑假裡,他來南京第一次走進了當時的華水校園,邁入充滿文化氣息的校門,徜徉在參天梧桐掩映的校園裡,優美的校園環境和濃厚的學習氛圍深深地感染了他。三年後他以第一志願考到了華水,如今的河海大學,從此華水與他結下了不解之緣。
    雖然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但在華水生活的點點滴滴至今他還能脫口而出。他回憶說:“我記得很清楚,我的專業是工業與民用建築,班級為工民建八五(二)班,學号是859062,當初先在八舍307住了兩年,大三大四住在308。”
“當時我在大學裡特别活躍,想盡自己的能力為同學們服務,于是做了班長,經常為同學們組織活動。”他回憶,這段班長歲月不僅為他之後的工作提供了一些經驗,更讓他收獲了寶貴的友誼,收獲了一段對母校的美好回憶。他會為大家組織春遊、秋遊之類的出遊活動,還有妙趣橫生的舞會。對于舞會他印象特别深刻,有時候一個小班跳,有時候是整個大班跳,有的同學很厲害,号稱“跳遍河海,跳遍南師大”。那時候流行跳交誼舞,同學們通過跳舞互相認識甚至成為很好的朋友。“說實話,雖然我為大家組織舞會,但我沒跳過舞,到現在還不怎麼會跳,哈哈。看着大家開心地跳舞我也會很開心,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談到那段歡樂時光,他總會不由自主地笑起來,這是幸福的笑。
    孜孜不倦,排難解惑,兢兢業業,傳道授業是他對老師的評價。教授鋼筋混凝土課周氐老師,編的書甚至比清華大學版的還好;輔導員戴老師,每天早晨去宿舍叫大家起床,晚上等到熄燈以後才走,非常負責任,對同學們付出了很多,到現在85級的同學還特别感激他;朱召泉老師,話不多但為人真誠正直富有個人魅力,大家都很喜歡他。“那時候的老師對同學們的影響非常大,他們嚴謹求實的治學态度和認真負責的教學态度一直深深地感染着我,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一種人生态度。”

記憶如細沙——吾朋吾兄

    一句話一輩子,一杯酒一生情。在河海收獲的還有一份一輩子的情誼。談到老同學聚會,他說大部分同學現在還保持着聯系,基本上每次聚會都是他牽頭的,找四個班的班長,然後由班長聯系各自班級的同學。“大型的聚會搞過兩次,20周年的時候沒有搞,因為2007年到2009年我家裡的事情比較多,我的嶽父和母親去世了。一般隻要沒有特殊情況,我們都會聚的。2005年同學聚會的時候,外地的同學來了有七十多個,而我們總共也就一百二十多人。隻要聯系,他們就會答應,然後拖家帶口不遠萬裡地趕過來,這份同學情真的太深厚了。每次同學聚會一聊起那段大學的青蔥歲月,大家都覺得那時候的同學、老師和母校的一切都曆曆在目,時間仿佛剛剛過去不久,但一看到身旁的孩子都這麼大了,又會覺得光陰似箭歲月不饒人。但幸運的是,真正的朋友會一直陪你走下去,我們這些老同學經曆住了時間和距離的考驗,就像歌裡唱的‘情誼比天高’。”

恪守校訓——吾之奮鬥

    本科畢業以後他直接參加工作,先是去建行工作,一待就是十幾年,因為為人真誠、做事踏實、細緻、負責,一路都很順利。2004年6月至今,都在達華集團北京建标誠和咨詢有限公司工作。一直以來他都銘記校訓,以艱苦樸素為生活準則,堅信隻有能吃苦才能在事業上有所作為;以實事求是為處事原則,堅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以嚴格要求為工作标準,對待工作嚴謹一絲不苟,以勇于探索為奮鬥方向,在奮鬥的路上,永不停歇。

隻有香如故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離開母校這麼多年,他時刻挂念着母校,時刻關注着母校的發展,閑暇時浏覽網頁,總忘不了母校的首頁,也在新聞網、微博和微信上關注着母校的發展變化。他說,無論在哪裡,根都在這裡,魂都在這裡。
    對于在校的學弟學妹們,他也有很多關懷和期望想表達。他說 “教育的改革發展到今天,特别是學土木的,學的課時和我們不一樣。過去我們上學的時候,工民建方面的書,木結構,鋼結構,混凝土結構,所有都是一門課學一本書,但是現在學生學的是綜合性知識,一門課可能需要好幾本書的知識作為基礎。所以大家要學會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一定要踏實學好專業課程。苦耕春前片片土,笑采秋後粒粒籽,隻有耕耘,才會有收獲。隻有不斷地跋涉、求索,才能讓青春無悔。”他是将自己奮鬥這些年的感悟無私地分享給在校學生,他覺得,在大學裡,要敢于擁有夢想,選擇挑戰,其實,成功的第一步是敢去想、敢去憧憬。在憧憬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付出踏踏實實努力,就有可能最終赢得成功。對于現在學生比較困惑的問題:考研還是工作,他說,第一,要順其自然,第二,大學生要學會規劃自己的人生,這種規劃從時間上一定是短期與長期的有機統一。每個人的自身情況并不相同,關鍵是要根據自身情況,對自我進行認真的定位。
    在母校百年華誕之際,他祝願母校未來更加輝煌!

Baidu
sogou